上期回顾:
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防空炮
主武器:四联装23mm高射炮,后期加装了六发SA-16/18地空导弹
乘员组:四人
长:6.54m 宽:2.95m 高:2.25m 质量:18.5吨
(相关资料图)
前进最快时速:50km/h 续航里程:450km
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防空炮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一种令低空飞行载具的飞行员感到恐惧的防空武器。
石勒喀河最初主要为冷战期间的苏联军队及其联盟国服役,并大量出口到亚洲、中东、非洲和南美洲的盟国。尽管石勒喀河防空系统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但它至今仍有不小的数量在世界各地的几支军队中服役。在“石勒喀河”刚服役之时,北约阵营没有一辆防空车能与其匹敌。
石勒喀河的出现是由于当时的苏联军队需要升级其现有的自行高射炮防空能力。它当时的主要对手是北约各国的直升机和对地攻击机,如果欧洲爆发热战,它们将保护苏联的装甲部队。当时苏联主要使用的自行高射炮是ZSU-57-2自行防空炮,安装了一组强大的双57毫米高射炮。然而ZSU-57-2受到落后的光学瞄准跟踪系统的限制,并缺乏集成雷达,无法在移动时与目标交战。备弹也仅有300发57毫米炮弹。
替代ZSU-57-2的计划始于1957年,一直持续到1962年。新设计被命名为ZSU-23-4。该车带有一个扁平的圆形炮塔,上面安装了4门23mm高射炮。安装了水冷系统以防止炮管过热,可携带至少2,000发23毫米弹药。此外还安装了全新的雷达系统(RPK-2“Tobol”)以帮助炮手跟踪和攻击目标。车组由四名人员组成,包括驾驶员、车长、炮手和雷达操作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其余乘员在炮塔内。炮塔位于车体中央,发动机位于车体后部。
该车辆使用六个橡胶包裹的负重轮和一组宽履带为行走装置,为其提供良好的越野机动性,使其能够随苏联装甲部队一起驻扎。炮塔允许360度全方位移动,拥有较大的仰角,这将使车组人员既可以攻击低空飞行的空中目标,也可以将高射炮放平以攻击地面目标。空中目标可以在2.5英里外进行攻击,而陆基目标可以在1.5英里外进行攻击。雷达可以探测到最远12英里的目标,让机组人员做好迎接的准备。该车装甲轻薄,炮塔装甲9毫米,车体装甲15毫米。动力方面由一部6缸水冷柴油发动机提供,功率为280马力,可在公路上以高达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续航里程可达450 公里。
石勒喀河投入生产后迅速取代了ZSU-57-2成为苏联新一代自行防空炮。在生产初期石勒喀河的产量还不算高,曾与被替代者ZSU-57-2并肩作战过一段时间,直到石勒喀河的产量上来后。它主要被用来保护苏联领空的低空部分,对所有类型的军事价值目标进行点防御,并与中远程防空导弹相结合时可以形成致命的防御“保护伞”系统。即使敌机避开了地空导弹,它也很难逃出石勒喀河的攻击范围。
而到了今天,现代化的石勒喀河新增了短程防空导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防空能力一一成为更完美的防空武器。短途地空导弹安装在石勒喀河的炮塔侧面或顶部,与炮塔一起旋转工作。防空导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石勒喀河的防空力量,使防御更加完整。如果说石勒喀河自行防空炮直接仍存在的一些问题,那就是它使用水冷的方式冷却炮管,缺乏对现代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的抵抗能力。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今天,石勒喀河自行防空炮经历了消耗战争(1968-1970)赎罪日战争(1973)越南战争(1959-1975)黎巴嫩内战(1975-1990)安哥拉内战(1975-1991)西撒哈拉战争(1975-1991)利比亚-埃及战争(1977)欧加登战争(1977-1978)、苏联入侵阿富汗和随后的战争(1979-1988)、两伊战争(1980-1988)黎巴嫩战争(1982)海湾战争(1990-1991)等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
福利时间
好吧,那么本期的内容到此为止,喜欢的小伙伴们不妨三连一波,想在下期见到的武器可以私信我,点击头像可查看往期内容,点个关注不会迷路哦,让我们下期再见
UP主的粉丝群:976440627,欢迎各位军迷大佬们加入,内有福利和大量干货!
关键词: 地空导弹 ZSU-57-2 防空系统 360度全方位 入侵阿富汗 反坦克武器 对地攻击机 防空导弹 两伊战争 低空飞行 苏联军队 续航里程 海湾战争 西撒哈拉 内有福利 M551 柴油发动机 越南战争 人员组成 导弹发射器 装甲部队 尼日利亚 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