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 正文

【时快讯】长衫与短衣

2023-03-25 22:52:11    来源:哔哩哔哩


(资料图)

笔者在中学时代,便读过鲁迅的大部分短篇小说。

从《故事新编》到为人所熟知的《呐喊》,其中大部分内容,当时怕是没有读太懂,比如《采薇》,《奔月》。现在想想,似乎鲁迅在试图解构什么,以消解传统封建文化中某些言行的神圣性。

但是有一篇自认为还是读得比较透彻的——《孔乙己》,这不仅仅因为它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里,更重要的是,除了《非攻》,我最喜欢这一篇。

这里不谈论近期关于所谓“孔乙己文学”引起的诸多争论,因为很没有必要,社会发展到这种程度,难免会有很多争论与割裂,某种意义上还算好事。什么时候人们看到差距与不公却如同视而不见,那某种意义上才是悲哀。

更多人反感的是,已经成年了,竟然还被说教,被教着做“不愿意做的事”。

我想一个人活得有没有尊严,有个简单的依据,那就是看他把自己当作一个人还是一件东西。

把自己当人看的人,他们会告诉自己:我是一个人,不是物件,不是一块肉。我值得八小时工作制,值得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值得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值得每天有额外的八小时去阅读去运动,去做任何能放松自己的事情,也许我会多花点时间工作,但那只能是出于自愿而非被逼迫。我要思考,倘若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让自己不舒服,那它就不值得一过,并且根本不会选择那样的生活。

把自己当东西看的东西,他们会告诉自己:我要放下做人的架子,只有在单位里,在公司里,在一群人之中,自己才有存在的价值,自己是坚固的齿轮,是构筑大厦不可或缺的一块瓷砖,倘若大厦有所闪失,那么都是自己的错,所以自己要加班,所以自己不能休息,所以一切不美好都是因为自己自甘堕落,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

真的无所谓吗?

关键词:

«上一篇:每日速递:3月12日植树节的意义 3月12号植树节是为了什么 »下一篇: 最后一页